1、万物皆有轨道,小说情节也有轨道。绝妙的构思并非飞天而来,其实也是按照轨道必然呈现的。将“轨道”反复演练,可求神来之笔。
举例章节:《成都,今夜请将我遗忘》之“报复赵悦”章。许多看似突发的情节,离奇的思绪,其实都可以是酝酿构思后的必然。
2、汉语不仅仅是语言,还是寓言、指令、暗示;不仅仅传达信息,还同时传达着世界观、人生观、方法论、个性、情趣等。这是一个客观存在。
举例章节:《三国演义》吸引人之处,就在于其文字之阳刚、进取、粗犷豪放。“像诸葛亮一样大展贤能”与“以效武侯之功”,“带领8万部队”与“点兵8万”,绝对是两种地下天上的表达,而单从文字信息看,它们的意思一样。
3、增一字则冗,减一字则残,这才是好文字。汉字语法结构松散,如何增减一字就有见智见仁的诠释。然而优秀的写作者,总能斟酌出自圆其说的字句。这许多种斟酌,可以称为“文风”。当然也可以看作水平。
举例章节:《挪威的森林》“绿子”的说话。你可以体会什么是言语罗嗦,什么是字句罗嗦,而此“罗嗦”绝非彼“罗嗦”。“绿子”的说话是言语罗嗦,作者用绝不罗嗦的字句,赋予“绿子”罗嗦的言语独特的“罗嗦美”,读之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。
另:我们追求的,应该是把握偶然情节的“必然性”所在;把握语句、字词的“纸面义”与“客观义”的和谐统一,“客观义”是汉语的独特附加值,要善用“客观义”进行表达;把握写作心境在文字节奏上的反映,做到收放自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