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晚一个伙计喝多了,在饭桌上冲锋陷阵,滔滔不绝。最后拉我大侃而特侃,唾沫横飞,意兴阑珊。完全不顾旁人的讽笑和我的敷衍。大伙儿都说这伙计“实在人”。为人处世,一般我是不设防的,这伙计的状态以前我也常有,说好听点是“三杯吐然诺,五岳倒为轻”,说不好听点,就是几杯下肚就开始犯傻。
以往我犯傻的时候,也有人称我“实在”,今天我忽然感到这个“实在”比骂人还刺耳。
中国人处世,条条框框很多,门道五花八门,“世故”作为一门复杂的社交智慧,历来受国人推崇。《增广贤文》就诚恳地教读书人——逢人只说三分话,不可全抛一片心。李太白也只有在酒酣之后,才能与友人“陶然共忘机”。有人说比起外国,在中国的社会上生存更难。这个虽然未经证实,但多少也能反映中国社会的风气。
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宣称自己是个正直的人,更宣称自己喜欢正直的人。然而在交际中,最不受欢迎的,可能就是所谓的“正直人”。一个成熟的国人,其语言、思维、方式,能够精确地接入到“世故”这个高深的文化风格中去。而“正直人”不设防备,往往表现得语言无常,举止乖张,行为突兀。自以为率真,其实与现场气氛格格不入。当然“世故”就是一种搓汤圆的文化,异类的“正直人”会被大伙儿一笑了之,委婉地批评为“实在”,也就是“2货”的意思。
究根结底,“世故”是人类在社会中竞争的产物,智慧碰撞的产物。然而客观来看,其内耗的性质又不符合资源和能量的最优效率配置。从这点来说,一个社会越崇尚“世故”,它的效率就越低下;一个团体越盛行“世故”,其内耗也就越严重。身在其中的人也就越压抑。
但我们又不能绝对地摒弃“世故”,因为适度的“世故”在社会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,维系着社会这个庞然大物的有序运行。它代表秩序,平衡并束缚着社会中千千万万的个体的差异化诉求,使他们趋于一致,形成潮流,朝一个有序的方向缓慢而有力地蠕动。有“世故”的地方,就有和谐。“世故”早已成为社交文化中的安全屏障,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族心理的基石。
但,我们也应当以宽容的心态允许异类个体的存在,这些与现世格格不入的“2货”,相当于生物分子上的基因突变,它们有更高的几率产生更优秀的种子。例如乔布斯就是一个著名的“2货”。美国社会的自由和开放给乔2货们松了绑,让他们发芽开花,成为发动革命的人,更新世界的人。如果生在中国,2货就是2货,很难突围,因为中国的社会崇尚“和谐”。
2012.5.3
以上纯属胡扯,说点正经的。曹兄弟状态非常不好,除祈祷身体治好之外,更重要的还在脑子,要治脑!兄弟不要当2货了,机灵点。这个世界跟我们想的有点不一样,书读多了,呆了,一直拿轻狂对抗规则,这太2了!守住内心的规则固然重要,掌握外部的规则也一样重要。
再见青春。保重!